第四節:研發市場營銷策略

理解市場營銷策略的重要性

什麼是市場營銷策略?

市場營銷策略是在做完充分的市場研究後,一個具詳細步驟引領你步向一個特定目標的路線圖。這個策略要包含:

  • 整體目標:你整體而言希望實現的目標
  • 具體目標:能引領你步向你的整體目標,較小、可以量度的指標
  • 內容媒介:哪一種內容種類或媒介能對香港讀者引起最大的共鳴
  • 發佈渠道:採用哪一種渠道發佈你的作品
  • 品牌與語調:採用能夠引起你目標觀眾共鳴的語調和形象
  • 表現指標:用來衡量與評估你的策略成效的指標

市場營銷策略的角色

市場營銷策略可以當作全面的計劃,能像指南針一樣確保你不會走偏,讓你打進你能夠處理的市場分類。這樣的策略能夠確保你不會覺得應接不暇,讓你能夠聚焦你的努力,確保達至最大的效用。

對準傳媒宗旨

對記者而言,許多內容通常都是針對想傳達的特定主題或信息。市場營銷策略不單止能夠輔助你,而是能夠主動協助你達成這些目標。除此以外,雖然有大志是好事,但市場營銷策略需要貼地,要符合現實,而且是能夠達成的。

平衡商業考量與編採原則

香港媒體環境可謂尤其敏感。考慮到香港獨特的社會政治情況,在商業考量與編採原則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很重要。切記,讀者觀眾對你的信任很重要。一旦失去了,就很難修復。如果有鱔稿,記得要清楚表明,以確保跟平日其他內容有明顯不同。你的讀者觀眾很重視透明度,主動誠實透露任何商業關係或利益十分重要。

訂立市場營銷短期目標

訂立清晰的短期目標對打造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十分關鍵,尤其是在香港這個瞬息萬變、五光十色的環境當傳媒。這些短期目標是你的路線圖,引領你的行動,協助你衡量你的進度。一個訂立這些短期目標的有效方法是要確保這些短期目標夠「SMART」。

SMART的短期目標

  • Specific 清晰:每個目標都應該有清晰,不含糊的焦點。與其訂立籠統的目標(例如「改善在香港的網上曝光率」),不如選擇更加直接的目標,例如:增加來自香港讀者的網頁流量
  • Measurable 可衡量:量化你的目標。如果目標無法衡量,就很難有所改善。善用工具、分析數據及其他指標來追蹤你的進度。與其要「增加你的電郵追蹤人數」,不如試試以「電郵追蹤人數提升5成」為目標。
  • Achievable 可達成:雖然有大志很重要,但短期目標需要符合現實。考慮香港市場獨有的挑戰與機遇,善用手頭上的資源。
  • Relevant 相關:每個短期目標都應該符合你更遠大的傳媒使命和宗旨。如果你的目標與你的核心使命脫節,或是無助於達成你的整體目標,那就應該考慮一下這個短期目標的價值何在。
  • Time-bound 有時限:時間限制能營造緊迫性及責任感。訂立短期目標的時限能讓你安排好優先次序,並讓你在可控的時間段裡衡量成效。

市場營銷短期目標範例

  • 在下一個月讓網頁流量上升一成
  • 讓來自香港的電郵通訊追蹤用戶數量在一年內從100人翻倍至200人
  • 改善下季度的帖文互動,從每個帖文平均10個讚好提升到平均20個讚好,至少兩個留言。

因時制宜的短期目標

依循SMART的框架能確保你的市場營銷短期目標是清晰的、能夠付諸行動的,並且緊扣你的整體目標。清晰的目標能簡化你需要花的功夫,讓你能夠有系統地達到你的目標。

用這個方法訂立目標固然很有條例,但應對香港瞬息萬變的環境,保持彈性亦很重要。傳媒行業節奏很快,最新新聞、熱門話題和觀眾偏好時時刻刻都會變。定期回顧及調整你的目標,以確保你的目標繼續緊貼最新情況。

分類與針對

對傳媒而言,信任與清晰度至關重要。理解你觀眾/讀者的情緒與擔憂,度身訂造相關的信息,不但能夠協助你與觀眾讀者建立關係,但亦可以加強你的內容的影響與曝光率。

語調

語調除了講究用字之外,更是關乎文字要表達的情緒。了解香港讀者群表達的情緒、憤慨與希望能讓你的內容產生更大迴響。例如如果你一部分的讀者群是對公民運動十分熱衷,採取勵志和鼓舞人心的語調能夠提升你的內容能引起的共鳴。

度身訂造的信息

當你把讀者分類,並為每一群讀者選好適當的語調之後,下一步就是為每個讀者群度身訂造合適的信息。這裡講的不是要改變你的內容本質或是歪曲事實,而是按照不同讀者群的感受和擔憂包裝香港內容。舉例,當香港有新政策的時候,對比較關心商業的讀者可能可以強調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影響。假如是面對年輕人,側重點可以改為政策對香港社會面貌會有何影響,對未來有什麼影響等等。

內容媒介與重新包裝

選擇合適的媒介

  • 對觀眾的相關性:你可以根據你的市場研究釐定哪種媒介最能引起你的目標觀眾的共鳴。例如,年紀比較大的觀眾會比較喜歡傳統的新聞文章,會用科技的年輕人會偏好短片或互動內容。
  • 便捷與舒適:確保你和你的團隊的技能吻合你選取的媒介。無論是寫作、錄音還是設計,都需要你能駕馭創作過程所需的技能。
  • 可控性:你或許會想探索許多不同的內容媒介,但集中精力選用兩、三個媒介更能確保水準能夠維持一致。與其把資源分薄去嘗試許多不同的媒介,倒不如選一、兩個能夠做得好的媒介,以免力不從心,內容水準參次。

透過重新包裝善用內容

既然投資了那麼多時間和資源去創作內容,就應該透過將內容轉換成不同媒介,透過不同渠道發佈,以物盡其用。這樣既可以放大你的曝光率,亦能確保你能最有效地收割在創作內容投資的心血。

以下是一些例子:

  • 將網上講座轉成文章:網上講座本身會有很多資訊與見解,可以用來謄寫成或歸納成文章或博客,方便比較喜歡閱讀的觀眾。
  • 社交媒體帖文轉成懶人包圖:如果你的社交媒體帖文很受歡迎,尤其是帖文內有許多數據或統計數據,可以考慮轉換成容易吸收的懶人包圖,方便用更多渠道發佈。
  • 從廣東話轉成英文:針對香港觀眾的廣東話網上講座可以覆蓋本地一些更微小的細節,但亦可以考慮將內容謄寫和翻譯成英文,讓香港及海外的觀眾讀者都可以欣賞你的作品。

選擇市場營銷渠道

不同的市場營銷渠道各有優勢。合併多個市場營銷渠道能夠放大你的信息,增加內容的曝光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渠道,我們建議大家打組合拳,以改善曝光率與發佈。切記最終的目標是要讓你的內容接觸到你的目標觀眾,引起共鳴。這不是單向的廣播,而是要與你的觀眾讀者建立雙向關係。

內容市場營銷

善用不同媒介,包括文章、博客、影片或其他內容格式,向你的觀眾讀者提供資訊與互動。採用多種媒介能夠提供價值、建立信任,亦有助你在你的領域確立你的地位。

何時使用: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提供有深度的故事或調查報導,內容市場營銷能為你提供所需的深度與廣度。這比Twitter帖文更持久,亦容許其他人引用你的報導。

社交媒體市場營銷

Twitter、Facebook及Instagram等平台能讓記者迅速地發佈突發新聞,與讀者互動,並取得實時的反饋。社交媒體亦是建立個人品牌和建立追蹤者社群的方法之一。

何時使用
:如果你希望取得即時的互動和反饋,而你的目標觀眾/讀者在某些社交媒體平台特別活躍,那麼社交媒體市場營銷就特別適合。社交媒體對於報導突發新聞或熱門話題亦很重要。如有需要,你亦可以使用短信群或其他平台(例如Telegram、Discord或WhatsApp)亦發佈比較敏感或可能會被封鎖的內容。

電郵市場營銷

電郵能讓你直接接觸讀者觀眾,讓記者可以分享深入內容、獨家報導、或每週精選內容。這種通訊模式能夠讓你避開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可能淹沒你的內容的情況。

何時使用:對於希望培養讀者群、訂閱戶、或分享獨家內容的記者,電郵是一個感覺貼身的選項。當出現了內容封鎖或「河蟹」的情況,電郵能讓你直接向讀者發佈內容,並同時避開公眾耳目。

SEO 搜索引擎優化

將內容調整,以改善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能讓你的文章在Google上名列前茅,推動原生網絡流量。這也是確保你的內容能夠持之有效,在發佈後多個月甚至多年都依然能被看見。

何時使用:如果你希望你的內容長青,或者希望你的調查報導能夠長遠下去都能被找到,那麼搜索引擎優化就至關重要。

付費廣告

社交媒體廣告、搜尋引擎廣告,以及在相關的網站投放展示型廣告都值得考慮。付費廣告能夠推動你的重要故事的曝光率,讓故事能夠送到目標觀眾讀者手中。你亦可以針對讀者的人口數據分類、興趣或行為落廣告,讓你接觸到最有可能與你的內容互動的觀眾。

何時使用:如果你認為你手頭上某些故事或內容能引起大眾共鳴,或是你希望探索新的話題,推高其曝光率,付費廣告可以成為起步所需的導火線。何時使用:如果你希望你的內容長青,或者希望你的調查報導能夠長遠下去都能被找到,那麼搜索引擎優化就至關重要。

夥伴關係與合作

與社群、KOL及其他組織合作,擴大你能觸及的觀眾。互相宣傳及作客可以讓新的觀眾接觸到你的內容。

何時使用:透過相互合作,你可以增強你的信息,在覆蓋面比較廣的故事引進不同聲音,亦可以讓你探索其他媒介(例如播客Podcast)。以成為起步所需的導火線。何時使用:如果你希望你的內容長青,或者希望你的調查報導能夠長遠下去都能被找到,那麼搜索引擎優化就至關重要。

預算與資源運用

訂立市場營銷預算

考慮不同市場營銷策略的成本是訂立你的策略的基本步。優先考慮符合你的傳媒目標的成本,例如:

  • 內容創作成本:這可以包括音樂版權、影響版權或外判部分工作的開銷
  • 付費推廣預算:取決於你的讀者使用的主要平台,撥一部分預算去你的觀眾最活躍的平台做推廣。

投放資源

釐定如何投放你的資源(包括時間、金錢、功夫)講求平衡。既然你已經花了不少精力去寫引人入勝的故事,就要確保你在恰當的地方投資,讓你的聲音能夠被最多的人聽見。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 故事或話題的重要性:有些故事需要落力推動,尤其是具有時限性或非常緊貼時事的故事。
  • 你的讀者最活躍的平台:如果你的讀者主要是在社交媒體平台與你的內容互動,那麼就值得在這些平台多投放資源。

分散投資你的預算

將你的預算分散投資於不同市場營銷渠道,從而衡量哪一個渠道最有效。隨時日經驗,你可以按照不同平台的表現做出調整。

試行與測試

在一個市場營銷渠道或廣告專案投放大量預算之前,先做一些小測試。這些小測試通常是使用你的預算的百分之五到十。舉個例,如果你考慮在Facebook落廣告,可以先投放小額預算,測試不同的廣告設計,看看哪一個最有成效。

設置應急資金

建議把預算預留一小部分(約一成)作為應急資金。這是用來應對突然出現的機遇,例如推廣突發新聞,或是推動原生反應不俗的帖文。

投資回報

雖然投資回報通常是講金融財務,但對香港記者,我們可以用投資回報的思考模式量度故事的社會影響和觸及率。透過追蹤投資回報,你可以:

  • 評估推廣功夫的成效:理解有多少人因為你的推廣功夫接觸到你的故事能協助你日後規劃
  • 衡量互動水平:除了瀏覽量之外,更要看看讀者如何與你的內容互動。讀者有沒有在分享?有沒有留言?或是在其他地方引用相關內容?
  • 追蹤整體影響:對記者而言,故事的漣漪效應可以算是其成功的指標。故事有沒有導致政策轉變?大眾關注?或是其他具體的結果?

記著,每個故事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使命。雖然指標和預算都很重要,但說到底,這些都是用來輔助你追求新聞傳媒影響的工具而已。

內容與宣傳計劃日程設訂

預先規劃

連貫性是有效的市場營銷的關鍵,尤其是對傳媒行業。訂立好有條理的內容及宣傳發佈時間表能夠確保你的內容發佈定時定候。這有助建立及保留穩定的讀者群,亦為你如何分配預算與時間提供清晰的路線圖。仔細規劃好的日程表能讓你的帖文更多樣,以照顧香港及海外讀者不同的喜好,確保內容全面。

季節及文化考量

在媒體世界,維持相關性與時效性非常重要。除了報導時事與新聞之外,計劃一些關於本地及國際的活動、節慶、日子等等的內容,讓本地與海外的讀者有共鳴,亦有其益處。這能展示你對讀者觀眾的了解和聯繫,讓你的內容更切身,更容易分享。

後備內容(罐頭)

做傳媒,有時有些故事無法成事,有些活動可能會被取消,或是可能會遇上所料不及的問題。建議準備幾個隨時可以動用的罐頭內容,在遇上上述情況時能隨時用上。這些可以是深度人物專訪、關於常見議題的背景故事,或個人評論。

讓你有效規劃的工具與平台

在今時今日的數碼年代,許多工具能協助記者規劃內容及排期,亦有工具能讓你為你的宣傳工作設計吸引眼球的版面設計:

  • Canva:Canva能讓你設計吸引眼球的圖像,用於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無論是討論最新研究的懶人包,亦或是為你的網上講座設計橫額,Canva都能幫的上忙。Canva亦提供基本的社交媒體排期工具。
  • HootsuiteBuffer:這些平台允許你為你的帖文在不同社交媒體渠道預先排期。他們亦提供帖文表現的分析,讓你了解哪些內容能與觀眾產生共鳴。Hootsuite主要是為代理機構設計的,Buffer則比較大眾,亦提供免費套餐。
  • 平台排期:像Facebook與Twitter等許多社交媒體平台都會提供自身平台的排期工具。如果你的宣傳主要是集中在一個平台上,或者不希望花錢在其他工具上,大可考慮社交平台本身的工具。

檢測、分析與琢磨

績效指標 KPIs

每個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背後都有指標,但不是所有指標的同樣重要。對傳媒而言,宜集中於能反應你的內容的影響與接觸面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與本地和海外觀眾的互動相對如何、對與香港議題的情緒分析、以及用中文追蹤內容的散播等指標都能提供很多有用的見解。竅門在於要避免同時兼顧太多不同指標,應對不暇,建議集中於與你的傳媒目標相關,能夠提供實際改善方法的指標與分析。

分析工具

做分析並不是只限於數字,而是要理解。像Google Analytics等平台能夠提供就你的網站的讀者行為提供深入的見解,透露有多少讀者,他們在網站的行徑、舉措與偏好。對於擅於社交媒體的朋友,Facebook's Audience Insights等工具能分析你的內容在社交平台的表現,就觀眾互動、接觸率及人口數據提供細節。

琢磨過程

對傳媒而言,應變能力是一門優勢。大環境會隨著讀者偏好蛻變,新聞週期不斷更替,而時刻在變。定期回顧你的KPIs能夠凸顯自身的長處與短處。這個琢磨(分析、學習、應對)的過程能確保你的策略保持動力,應對現實世界的變更與挑戰。

分析

  • 數據收集:先從不同來源收集數據,無論是網站分析數據、社交媒體分析或讀者反饋,都建議你儘量收集最多的資訊,以便了解你的內容的表現。
  • 評估表現:當你有數據在手,便可以衡量你的內容與你的傳媒目標有多吻合。你要接觸到你的目標觀眾嗎?他們與你的內容的互動是否如你所願?用戶行為方面有沒有任何意想不到的規律或趨勢?
  • 比較:定期比較過去與目前的表現數據,留意成長趨勢與弱項。這能讓你更清晰地了解你的策略在如何演變。

學習

  • 認清規律:數據通常會反映規律。部分話題或許更能引起你的讀者共鳴,某些媒介(例如影片或長篇文章)或能吸引更多互動。
  • 反饋循環:直接與你的讀者與觀眾互動。無論是留言、問卷抑或親身互動,他們的反饋都會提供寶貴的見解,甚至可能覆蓋原數據的一些盲點。
  • 保持更新:傳媒是一個不停改變的行業。定期了解最新的內容創作、發佈技巧與讀者偏好,溫故知新。

應變

  • 琢磨內容:根據你的分析與學習,對你的內容作出所需的調整。這可能包括探索新話題、調整你的寫作風格,或是試驗不同的內容媒介。
  • 調整市場營銷策略:如果某些市場營銷渠道比其他渠道更有效,宜對手頭上的資源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如果某個社交媒體平台帶來的流量比其他平台多,大可考慮在該平台多花時間。
  • 保持彈性:琢磨的過程的關鍵在於彈性。要準備好因應新的發現調整你的策略,哪怕是要偏離原定計劃。

總結而言,琢磨過程是一個不斷分析、學習和應對的循環。這是要確保你的新聞保持關聯性,有影響力,並緊貼你觀眾不斷變化的偏好與行為。透過因應現實收到的反饋與數據不斷改善你的策略,你將可以在持續改變的傳媒世界保持優勢。

瘋傳度與抓緊勢頭

偶爾有些內容一矢中的,會在網上瘋傳。有幸遇上的話,這會是一個放大你的信息的黃金機會。可以先趕快透過不同簡單的媒介散播相關內容(例如簡單的社交媒體帖文、懶人包及簡單的影片)。這些都是容易吸收,容易分享的。隨著網民熱議,大可考慮投資更多心血創作一些更持久的內容,例如深入文章、書本、或比較製作專業的影片。這雙管齊下的方法能確保你既可以捕捉一瞬間的關注,同時為日後更長久的互動奠好根基。

在市場營銷要面對的危機管理——記者篇

預料挑戰

準備充足是致勝關鍵。跑香港新聞,甚至是在香港經營媒體,需要你主動為不同挑戰做好準備。這些挑戰可以是留言區的小紛爭,也可以是輿論反彈或重大醜聞。考慮到地緣政治考量,也應該為潛在的言論審查做好準備。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挑戰:

  • 大眾觀感:這關乎你的觀眾如何接收與理解你的內容。反應可以很不同,從真誠的不同意,到網軍灌水都有可能。
  • 醜聞:本地政治、商業利益與國際觀感可以衍生獨特的爭議。這些爭議可以是關於資料來源的真確性,個人指控或錯誤信息
  • 言論審查:鑒於香港一直在變的政治環境,某些話題可能會比較敏感。記者要時刻對潛在的監管後果或自我審查壓力保持警覺。

回應策略

處理大眾觀感:大眾對你的內容的觀感可以對內容本身的感染力有很大影響。你或會收到不同的反應,但每種反應都應該恰當處理。

  • 網軍與水軍:考慮到香港兩極的政治氣候,網軍的目的可能不只是搗亂。有必要把真實的反饋與協調好攻擊傳媒操守的嘗試分清。對後者的建議策略是快刀斬亂麻,刪除留言,封鎖用戶,以維持你的平台的秩序。
  • 反對意見與真誠批評:傳媒工作不時會邀來真心的不同意見與批評。至於是否真心就要看你的判斷。具建設性地與相關用戶互動能夠促成開放對話的文化。某些記者會保持中立,允許這些留言繼續存在,但避免正面交鋒。其他人或會覺得這些留言是在搗亂,從而將相關留言刪除或隱藏。無論選擇如何應對,只要確保符合你的傳媒原則即可

處理醜聞:即便是傳媒,亦難倖免牽涉與內容來源、個人指控或資訊演繹的爭議和醜聞。

  • 面對問題:如果相關醜聞或爭議有根有據,那麼宜考慮透明地正面應對。這是一個澄清誤會、更正錯誤、確保你的作品的操守的好機會。
  • 無理取鬧:如果你面對的是虛假指控,你可以呈現證據作出駁斥。有時不予理睬亦可以是最好的應對策略,尤其是面對毫無根據的潑墨或是純粹是要讓你分神的操作。

應對言論審查:如果你的內容是挑戰某種特定論述或權力架構,言論審查會是一種切身憂慮。

  • 衡量風險:在發佈內容之前,先評估其潛在風險。萬一內容惹來反彈,先知先覺可以讓你制訂應對策略。
  • 封閉式網路發佈:即便你的內容被「和諧」,其實仍然有方法送到你的目標觀眾手中。例如聊天群組(Telegram和Signal)等封閉或私人網路、電郵通訊、社交媒體群組仍然可以用來有效的發放資訊。隨時準備好後備的發佈策略,讓你的內容能送到觀眾手中。

個案研究一:《衛報》與《巴拿馬文件》

背景

《巴拿馬文件》含有1150萬份洩露文件,詳細盤出關於214,488個離案個體的財務與律師客戶關係資訊,揭露了龐大的逃稅與隱藏交易網絡。這些文件由巴拿馬律師樓Mossack Fonseca洩露,並與德國報紙《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分享,《南德意志報》隨後將相關資訊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分享。

《衛報》角色

作為國際調查記者同盟來自80個國家共107家媒體機構的其中一員,《衛報》有份參與分析洩露文件。其報導集中於政客、明星與商業領袖如何使用離案銀行隱藏資產。

回應策略

  • 合作報導: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合作,讓相關發現可以與來自其他國家的記者互相核對,確保準確。
  • 預料反彈:考慮到內容的敏感性,《衛報》的法律與編輯團隊對每一篇關於《巴拿馬文件》的文章都仔細檢查過,以確保其故事聚焦於公眾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揣測。
  • 透明度:《衛報》提供了《巴拿馬文件》的背景故事,解釋了相關發現的重要性,以及大眾對這些公眾人物的檯底交易應有的知情權。
  • 吸引大眾:《衛報》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報導、懶人包與解釋撮要,讓錯綜複雜的離案交易變得容易理解。

效果與影響

  • 揭示:相關文件顯示許多高調人物都有置身於離案逃稅計畫當中,包括世界領袖。
  • 政策改變:許多揭示引領世界各國推動政策改革,以處理逃稅和洗黑錢等問題。
  • 辭職與問責:某些政客(包括冰島首相)面對輿論譁然,需要辭職以平息眾怒。
  • 《衛報》聲譽:《衛報》對《巴拿馬文件》的嚴謹處理強化了報館調查報導慎密的聲譽。

給記者的課

  • 合作的力量:跨國合作、整合資源與專門知識能有利於大型調查。
  • 準備就緒:面對具爭議性的問題,要預計可能面對的挑戰,尤其是法律挑戰。
  • 公共利益:記者要確保報導符合公共利益,尤其是在處理敏感資訊的時候。

個案研究二:Brian Williams 與 NBC 晚間新聞

背景

Brian Williams 是 NBC 晚間新聞的首席主播與主編,該晚間新聞時段是美國最多人收看的電視節目之一。在2015年初期,Williams因為歪曲2003年報導伊拉克戰爭的事實而受到注意。

相關爭議

Williams多次聲稱在伊拉克侵略戰中乘坐的直升機被火箭炮(RPG)擊中。但當時同行的軍事人員都對其說法提出爭議,指Williams乘坐的直升機於事發後一個小時抵達,期間並未受到火力攻擊。事件先是由老兵於Facebook指出有出入的地方,隨後隨著媒體報導,事件越演越烈。

NBC的回應:

  • 內部調查:NBC新聞就Williams關於伊拉克事件及其他事情的說法開展內部調查。
  • Williams致歉:Williams於2015年2月4日在NBC晚間新聞上撤回了他的說法,承認他當時並非在被擊中的直升機,而是在隨後的飛機。他為該錯誤致歉,指多年過去,記憶模糊因而出錯。
  • 停職:2015年2月10日,NBC新聞將Brian Williams停職6個月,期間不予支薪。
  • 調任:2015年6月有消息公佈,指Williams將不會返回NBC晚間新聞,而是調任至MSNBC當突發新聞主播。

效果與影響

  • 公眾信任:此爭議令許多觀眾對傳媒操守、主播的可信度等提出質疑。
  • NBC的聲譽:雖然NBC在這些指控被核實後採取了果斷行動,但電視台的聲譽依然因為起初反應緩慢,以及容許歪曲事實長期未必糾正而受損。
  • Williams事業:雖然Brian Williams在職場上面對了其後果,但他依然有機會在MSNBC重新出發,事件反映了嚴正處理操守問題與善用一個知名主播的才華與名氣之間還是需要取得平衡的。

Brian Williams的危機處理可以如何改善

  • 立即認錯與更正:與其等待爭議越滾越大,Williams應該在被指出其說法有出入時便做出澄清。採取主動或可以減低後來的輿論反彈。
  • 完全致歉:Williams雖然在NBC晚間新聞致歉,但有意見著眼於Williams把責任轉嫁於「記憶模糊」。如果Williams全面、毫不含糊地致歉,承認錯誤的嚴重性,以及其對傳媒操守的影響,大眾或許會更接受。
  • 願意接受調查:Williams可以更主動地促請NBC展開內部調查,確保透明度,展示自己對真相的堅持。
  • 與公眾討論:Williams可以舉辦公眾論壇或參與訪談,詳細討論事件,回答問題,就傳媒操守展開真誠的對話,這樣或會更有益處
  • 反思與教育:Williams可以休假去上一些關於傳媒操守的課堂或講座,以展示他本人對個人成長,痛定思痛的決心。
  • 與老兵對話:考慮到這宗爭議與軍事相關,Williams可以與老兵及軍人群體多直接對話,像他們道歉,聆聽他們的擔憂與觀點。
下一節